赵炜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师英文名称:Wei Zhao

教师拼音名称:zhaowei

出生日期:1986-02-02

电子邮箱:

入职时间:2018-01-09

所在单位:化工学院

职务:硕士生导师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化工大楼901

性别:女

联系方式:zhaowei3313@nwu.edu.cn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毕业院校:法国马赛中央理工大学

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其他专业
化学工程
有机化学

其他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邮编 :

通讯/办公地址 :

移动电话 :

邮箱 :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陕西省民盟盟员,硕士生导师,201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化学工程与工艺硕士学位;2011年至2014年,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法国马赛中央理工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航天学院博士后;2018年入职在西北大学化工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是先进能源电池研究,柔性金属电池、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二氧化碳捕集及利用,氢能源储存与利用等。

    科研方面,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先进能源电池材料等能源科学前沿科研工作,开展柔性电池材料和柔性电池器件开发研究工作;先后提出了一种高性能蜂窝状结构的可拉伸铝空气电池系统设计,建立了“柔性材料-柔性电池”多层级耦合的力学模型,研究了柔性材料界面电荷传输和能量转换规律,填补了外力场作用下电极界面上的力-电耦合的基础理论空白,弥补了对柔性大变形下失效机理的认知不足;首次设计出了满足于实际中应用条件的基于剪纸结构柔性可充空气电池体系结构,并对电池结构进行柔性化设计,有效地解决便携电子设备供能问题,充分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随时随地、持续稳定、绿色环保的迫切需求。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共发表30余篇SCI论文,一区TOP四篇,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 16.7),Journal of Power Sources(IF 9.8),Science China Materials(IF 8.6),二区TOP 5篇,担任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并受邀共同编写专著(出版社Elsevier)重要章节内容。

    成果转化方面,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能源化工研究院、陕西有色集团等单位合作开发了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建成了1000m3/年的电解液中试生产线和多个风光储示范系统,成功实现了科研成果的快速产业化,带动了我省陕南钒矿资源高效利用和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山东产业研究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科研成果在多个地市重点工矿企业逐步推广应用。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和省级项目10余项,其中作为课题负责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经费30万元);作为子课题负责人联合获批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项目总金额600万元);作为子课题负责人联合获批陕西省科技厅两链融合企业联合重点专项(项目总金额1000万元)。申请专利2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6项,参与制定企业标准4项。

 


  •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团队成员Research Group

团队名称:先进能源电池

团队介绍:从事新能源电池相关研究,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以及陕西有色集团等技术团队共同开展新能源材料相关技术研究,在能源电池研究,柔性金属电池、大规模储能技术全钒液流电池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系列成果。毕业学生先后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美国麻省大学、大连化物所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或就职于延安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等高校和比亚迪、隆基绿能国内重点行业头部企业。